红薯作为一种营养丰富、口感甜美的农作物,深受人们喜爱。在红薯种植过程中,虫害是一个常见且令人头疼的问题,虫眼不仅影响红薯的外观,还可能降低其品质和产量。那么,红薯怎么种才不生虫、没有虫眼呢?这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。

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是关键的第一步。红薯适宜种植在地势高、排水良好、土壤肥沃且疏松的地方。这样的环境能够为红薯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,增强红薯植株的抵抗力。要避免在前茬作物为易生虫的农作物地块种植红薯,减少虫害的来源。在种植前,对土壤进行深耕和晾晒,深度以 25 - 30 厘米为宜。深耕可以打破土壤板结,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,有利于红薯根系的生长。晾晒则能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部分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。还可以在土壤中撒入适量的生石灰,一般每亩用量为 50 - 100 公斤,以调节土壤酸碱度,抑制有害微生物和害虫的生长。
品种的选择也不容忽视。不同品种的红薯对虫害的抵抗能力有所差异。在种植时,应挑选抗虫性强的红薯品种,如徐薯 22、烟薯 25 等。这些品种本身具有一定的抗虫基因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虫害的侵袭。要选择无病虫害、健康饱满的红薯种薯。种薯在种植前,可进行消毒处理。将种薯放在 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中浸泡 10 - 15 分钟,然后捞出晾干,这样可以有效杀死种薯表面携带的病菌和虫卵。
合理施肥对于预防虫害也非常重要。红薯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,但施肥要讲究科学配比。应以有机肥为主,化肥为辅。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、堆肥等,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有益微生物,能够改善土壤结构,增强土壤肥力,提高红薯的抗逆性。一般每亩施入有机肥 2000 - 3000 公斤。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,过多的氮肥会使红薯植株生长过于旺盛,组织柔嫩,容易吸引害虫。增施磷、钾肥,如过磷酸钙和硫酸钾,可增强红薯的抗病虫能力。
在田间管理方面,要及时清除杂草。杂草不仅会与红薯争夺养分、水分和阳光,还可能成为害虫的栖息地。定期进行中耕除草,保持田间清洁。要合理密植,红薯种植过密会导致通风透光不良,田间湿度增加,有利于害虫的滋生和繁殖。一般每亩种植 3500 - 4000 株为宜。在红薯生长过程中,要注意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,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迹象,要及时采取措施。对于一些轻微的虫害,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法,如捕捉金龟子、地老虎等害虫的成虫和幼虫。
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虫害的方法。可以在田间释放害虫的天敌,如赤眼蜂、七星瓢虫等,它们能够捕食红薯害虫,减少害虫的数量。还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,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,诱捕成虫,降低害虫的繁殖率。
化学防治是在虫害较为严重时采取的一种措施。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,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。在红薯生长期间,可选用低毒、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。如使用 40%辛硫磷乳油 1000 倍液防治地下害虫,每隔 7 - 10 天喷一次,连续喷 2 - 3 次。在使用农药时,要注意安全间隔期,避免农药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。
要想种出不生虫、没有虫眼的红薯,需要从种植地点选择、品种挑选、土壤处理、施肥管理、田间管理、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科学管理。只有这样,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虫害,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,为种植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。